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溧水蓝”刷屏朋友圈背后的治气“组合拳”

“溧水蓝”刷屏朋友圈背后的治气“组合拳”

2025-02-21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3

  去石臼湖打卡水天一色的“天空之镜”美景,在陈卞村灯塔下观看壮观又绚丽的湖上落日……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到溧水来打卡一场日出或落日,成了很多游客的出行目的之一。
 
  2024年,溧水区PM2.5浓度为29.3ug/m3,同比改善3.9%;优良天数比率为82.2%,同比提高0.3%,PM2.5及优良天数比率两项指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其中PM2.5实现连续四连降,综合指数连续2年位列全市第1,PM10同比改善14.6%,位列全市第1,国控点降尘量、全区降尘量均值均位列全市第1。
 
  天蓝云白的背后,溧水采取了哪些措施?
 
  多方共治
 
  构建环保 “大格局”
 
  在治气工作上,溧水生态环境局联合区内其他部门建立完善多项治气制度,形成治气合力。
 
  联合镇街、城建等部门建立起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商机制,定期研究会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3次,不断明确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联合城管局、环境集团等力量建立道路扬尘处理机制,精确开展道路积尘走航,指挥调度保洁力量开展精细化作业。联合数字中心完善环境问题有奖举报机制,通过有奖举报途径,形成全民共管的氛围,打击取缔黑加油点3个;联合市监局等部门持续强化联合审查机制,强化源头控制,审查餐饮单位613家,发证314家,当场否决不符合条件45家,整改254家。
 
  聚焦减排
 
  精准施策 “出良方”
 
  防治污染,不仅要“合力治”,更要“源头防”。
 
  在保质保量完成市级下达的150个工业企业治气项目,10个VOCs清洁原料源头替代等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内污染物特点,不断梳理排查,挖掘减排项目,治污减排。以央督、省督问题整改为契机,淘汰停用4台2蒸吨/小时以下生物质锅炉,在此基础上加强引导宣传,推动2家企业淘汰2蒸吨/小时以上以及锅炉2台,区内基本实现了生物质锅炉清零。加大高污染燃料排查力度,持续做好高污染燃料禁用工作,停用淘汰居民高污染燃料炉灶22处,取暖炉11台。
 
  政策发力
 
  企业绿色转型“动力足”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溧水区持续做好资金补助政策的宣传,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全流程技术支持,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本质治污能力,更好地推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共获得各类资金补助4662万元,帮助天山水泥、金龙客车、冠军科技获得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补助1407万元。
 
  帮助晶桥原观山化工园B地块土壤污染治理获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补助1731万元。
 
  帮助群力运动器材、东亚橡塑获得省级大气专项资金补助272.09万元。
 
  溧水无想山“生态岛”试验区获得省级首批750万元引导资金。云海铝灰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等3个项目获得“无废城市”项目奖励资金120万元。
 
  晶桥镇孔家村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等2个项目获得太湖切块资金381.7万元。同时,多形式开展绿色金融培训,打造多元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其中溧水经开集团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档升级项目获得南京市第一笔“环基贷”1.5亿元低息贷款。
 
  白马农高区EOD项目入选江苏省第一批试点项目库,已取得25.5亿元授信批复,累计投放融资7146万元。指导溧水经开区完成EOD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力争顺利入选省级项目库,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雨过天晴,天空湛蓝,空气清新。如今,漫步在溧水街头巷尾,满目葱茏,绿意盎然,“溧水蓝”频频“亮相”朋友圈。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绝非一蹴而就之事。下一步,溧水区将攻坚克难再出发,持续推进精准治气、科学治气、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溧水常态美景。”溧水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供稿:溧水区督改和攻坚办
 
  编辑:刘典一
 
  审核:谢 蕾
 
  发布:刘承鸿
 
  原标题:“溧水蓝”刷屏朋友圈背后的治气“组合拳”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4489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