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臭氧污染,常熟自2020年起,以推进臭氧重要前体物—VOCs治理为着力点,笃定前行、持续发力,创新“三源、三治、三管”思路,形成“1+1+16”模式,促进VOCs治理提质增优。“十四五”以来常熟市臭氧年均浓度实现连年下降,从2021年18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4年15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54个区县的排名由倒数第3上升至第25。
一、高位部署,统筹推进“抓落实”
生态环境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定期召开例会分析研判空气质量形势,重点突出VOCs治理相关工作,通过开展领导带班走访、驻点管控、专题培训、行业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强化技术帮扶。
二、紧盯“三源”,多措并举“控源头”
建立源清单和活性因子库动态更新机制,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全面摸清涉VOCs企业排放底账。制定出台相关监管规范,引导企业从源头上减少VOCs排放。大力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物料,完成500多家企业清洁原料替代。
三、紧盯“三治”,精准施策“提质效”
开展多轮“地毯式”排查,完成3000余家涉VOCs企业全覆盖整治,累计减排超3000吨。在此基础上,对重点企业治理成效逐家开展评估,巩固前期治理成效。深化重点园区VOCs系统治理,提升园区内企业废气治理能力。推动全行业环保绩效创A达B行动,2024年培育A、B级、引领性企业22家。
四、紧盯“三管”, 科学监管“优服务”
持续推行全域VOCs驻点管家服务,优化驻点管家考核机制,在苏州大市率先印发VOCs治理设施日常维护操作手册。构建“源清单-监测-分析-溯源-评估”一体化综合诊断机制,全面提升非现场监管和综合分析能力。构建分级分类执法监管机制,实施差异化执法,切实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下阶段,常熟生态环境局将继续落实好省、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奋力争取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开门红”,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彰显新质生产力底色。
供稿:大气科
原标题:逐“绿”而行,迎“蓝”而上—常熟聚焦VOCs治理全力攻坚臭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