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塑料污染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寻找塑料替代材料迫在眉睫。竹子是优质的可再生、可循环、可降解的天然材料,具有生长快、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可塑性佳等特点,为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2022年11月7日,中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旨在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实现固碳增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目前,全球每年生产4亿吨塑料废物,其中,我国每年生产的塑料吸管达460多亿只。一次性塑料吸管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等原因,回收非常困难。因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19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强调,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竹吸管作为可重复使用、可生物降解、可回收的优质替代品,能够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竹吸管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2025年1月2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由安徽鸿叶集团等单位主导制定的《ISO 16830:025 Specification of bamboo drinking straws》国际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国际上首个“以竹代塑”类产品ISO标准,旨在确保竹吸管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推动环保产品的广泛应用。《标准》规定了竹饮用吸管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耐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标准》的实施不仅为竹吸管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为市场监管提供了依据,助力竹吸管在全球市场的普及和应用。
《标准》的制定必将推动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促进对竹吸管的需求。目前,我国竹吸管年生产能力已达20亿只,远销至亚洲、美洲、欧洲多数国家。随着消费者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竹吸管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2024年全球竹吸管市场规模达430万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730万美元,竹吸管制造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原标题:国际首个ISO标准发布,“以竹代塑”类产品有标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