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生态系统数十亿生物的滤水器、养分提供者、栖息地,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太原市持续推进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有效保障了全市建设用地的安全利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太原坚持“消存量”与“减增量”并举,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重点单位土壤环境监管,开展高风险地块管控专项行动,及时化解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科负责人周国荣表示:“去年全市纳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考核地块共38个,全部落实土壤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继续保持100%。”去年,太原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完成了79个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完成了太原市土地储备中心18批次46个地块是否开展土壤污染调查研判和5个地块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效保障了全市建设用地的安全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量工业企业搬离城区,原地块用作建设用地待开发。为进一步加强关闭搬迁企业腾退地块土壤污染管控,太原市建立健全优先监管污染地块清单制度,全市共有42个地块纳入清单管理。
“截至去年底,太原市优先监管地块完成污染管控33个,完成率为80.5%,圆满完成了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要求的80%的年度目标。与此同时,太原市持续推进污染地块修复治理,积极探索污染土壤“修复工厂”模式,2024年完成原太原煤气化旧厂区 sp1845、sp1845和规划道路3个地块修复治理,并通过了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效果评估评审。至此,原太原煤气化旧厂区 11 个地块全部完成修复治理,有效保障了老百姓“住得安心”。”
为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太原市先后印发《关于加强监管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的通知》《关于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工作的通知》,2024年分别完成新增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的隐患排查和 2023 年已完成隐患排查4家企业全部完成隐患排查“回头看”,排查和抽查情况已全部上传全国土壤信息系统,此项工作走在全省11个地市前列。
原标题:38个地块全部落实土壤环境风险评价,太原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