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吃掉600斤小龙虾!武汉大学团队研究出微塑料治理新方案

吃掉600斤小龙虾!武汉大学团队研究出微塑料治理新方案

2024-12-11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30

  用小龙虾“治”微塑料,这对跨界组合靠谱吗?
 
  近期,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邓红兵教授团队发布最新研发成果,在互联网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报道称,今年5月至11月,邓红兵教授团队有关小龙虾和微塑料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连续3次登上国际权威期刊。为获得研究所需小龙虾壳,邓红兵教授团队两年间大概吃掉了600斤小龙虾。
 
  据悉,小龙虾产业是湖北省乡村振兴的示范性产业,但每年产生近十万吨虾壳剩余也带来了较为棘手的环境污染问题。于是,从“生物质资源绿色高效转化与高值化研发科技创新”议题出发,邓红兵教授团队将目标锁定在虾壳素对微塑料的捕获性能上。
 
  “废弃小龙虾壳通过两步简单酸碱处理,即可制备成天然纤维束骨架和捕获位点双重暴露的三维多孔小龙虾壳,将这种小龙虾壳用网兜装起来投入水体中,就可以吸附水中的微塑料。”邓红兵教授指出,虾壳经过酸碱去除钙质与蛋白质,冲洗至pH中性,便得到了甲壳素,这种粉末状天然物质,被证明能够有效捕获微塑料,而且不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为增强吸附效果,邓红兵教授团队还将虾壳素和鱿鱼骨、乌贼骨的甲壳素的两种原生氢键网络打断重排,形成一种新型全生物质纤维海绵,在灌溉水、湖水、海水、池塘水四种水体中的5次循环去除微塑料率均高于95%
 
  作为一种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绝缘、耐磨等优异特征的材料,塑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工业制品到家居日用,可以说,现代人的生活已经与塑料密不可分。但因为用量庞大且难降解,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在不断加剧,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焦点问题。这其中,2002年有关微塑料的研究为全人类敲响了警钟。
 
  科学家们发现,微塑料于海洋表面、深海沉积物、冰川、河流甚至陆地土壤中,不仅被超过1300种动植物所吸收,还进入了人类的食物、水源和空气中。
 
  2022年,科研人员从南极洲最大冰架——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证实微塑料已进入地球上最偏远地区的陆地食物链。2024年,一项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有害材料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人体骨髓中也存在微塑料。种种研究表明,微塑料现在已无孔不入,但其具体风险仍未完全量化。
 
  通常来讲,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或纤维,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主要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原生微塑料,如微珠,常用于化妆品和洗涤剂中;二是次生微塑料,由较大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分解而成,如塑料袋、瓶子和渔网等。2018年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海洋中约有5.25万亿件塑料垃圾,其中92%是微塑料。
 
  2018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微塑料污染也引发了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民盟中央、民进中央纷纷提案建议,微塑料污染危害影响迫在眉睫,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防范。《“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由生态环境部牵头负责开展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监测调查,由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开展江河湖海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机理、监测、防治技术等相关研究。
 
  今年8月份,《河南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共包括15类物质,前14类与国家清单一致,并在国家清单基础上新增微塑料为第15类新污染物。可见,地方层面已经出手,拟启动微塑料管控防治工作。
 
  这样看来,以后吃小龙虾,也算是为环保做贡献啦!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4266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