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水利部河长办发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第一批)

水利部河长办发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第一批)

2024-07-03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84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是促进河湖治理保护的重大制度创新
 
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保障国家水安全的
 
重要制度保障
 
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
 
向“有能有效”提档升级
 
一系列改革举措、创新安排
 
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
 
身边的河流悄然发生变化
 
  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现推出第一批典型案例,反映地方在强化履职尽责、推进统筹协调、做好河湖管护、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供各地互相学习和借鉴。
 
  浙江省宁波市:差异化考核让河湖长履职更见“效”
 
  宁波市地处东海之滨,河网水系密布,是典型的浙东水乡。2022年以来,宁波市归纳总结历年河湖长制绩效考核与管理经验,针对性优化设计河湖长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实施“分层分类、导向结合、差异化、流域化、公众参与”的考核模式,把引导各级河湖长敢做事、会做事、做成事作为重中之重。
 
  一是分层分类、导向结合,制定科学评价新体系。根据不同层级河湖长工作职责和权限差异,完善“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履职评价和量化考核办法,突出履职侧重点,采取月度积分定量排名、年度结果星级定性评价相结合的通报制度,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是数字赋能、差异考核,打造智慧评价新模板。探索实施“结果评定+目标成效”的差异化考核体系,以数字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从数据“一张图”到评价“一张网”,打造河湖长“智治”新格局。各级河湖长通过阶段结果评定,自行设定完成绩效目标任务数量,使不同类水域的河湖长履职更具可比性。通过“一段一评”“一事一评”,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履职尽责。
 
  三是联防联控、公众参与,创建河湖共治新模式。探索“河湖圈”治理模式,打破干支流碎片化现状的责任僵局,促进分段河湖长向分片河湖长调整转化,提升流域统筹能力;强化上下级联动,设置“河湖圈”年度团队任务,使上下级河湖长履职完结率捆绑挂钩;加强社会公众参与,既提升了基层排查的覆盖面和调查专业性,又提高了本级调查完成率、问题办结率。
 
  河湖长制工作最大的依靠是广大的河湖长,宁波市抓牢绩效考核的核心是激励、重点是成效、关键是团队三大要点,提升各级河湖长管理效率、治理水平和保护成效,让治水成果全民共享。
 
  重庆市武隆区:建立“1233”机制压实河长责任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重庆市武隆区积极探索治河之策,建立以抓责任落实、促问题整改为主要目标的“1233”工作机制,即“一巡二函三单三报”,压实各级河长查河、治河、管河责任。
 
  一是“一巡”找问题。镇村级河长常态化广泛巡查,流域河长适时化全面巡查,区级河长定时化重点巡查,全面推进问题整改落实。
 
  二是“两函”常提醒。区河长办每季度定期或不定期向区级河长发送履职提示函,并将巡查发现和各级河长上报问题,分类整理形成问题提示函发送给相应区级河长,逐项说明问题性质、所涉范围、解决措施建议等。
 
  三是“三单”明责任。区河长办将河流问题整理形成“问题单”,明确问题解决时限和治理效果,并交办到涉及的乡镇(街道)级河长或责任部门;乡镇(街道)级河长及责任部门建立相应的“任务单”,明确具体完成时限、具体责任人员、具体解决措施全面予以整改落实;区河长办对久拖不决、治理效果不佳的情况,以“督办单”形式予以督办,并建立健全“河长+警长+检察长”协同联防、追责问责两项机制,对责任单位问题整改情况实施动态管理,直至追责问责。
 
  四是“三报”亮成效。即问题整改报告、履职报告、区级河长述职报告。针对区级河长交办的问题,责任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形成书面问题整改报告报区河长办。针对乡镇(街道)级河长、流域河长办及责任部门河长制工作履职情况,每半年形成书面报告报区级河长。针对区级河长履职情况,要求其每年将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书面述职报告在区总河长会上述职。
 
  武隆区通过实施“1233”机制,紧抓“关键少数”,压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河北省宽城县:联防联治联建守护潘家口水库
 
  华北最大的水利枢纽、引滦入津工程——潘家口水库,70%的水域面积、约50平方公里在宽城县境内,有“京郊漓江”的美誉。推行河湖长制给流域统筹治理和保护提供重要平台,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以开展省级强化河湖长制典型示范建设试点为契机,从推进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的高度,组织宽城县与水利部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着力构建联防联治联建“三大工作体系”,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让潘家口水库这颗塞外明珠在宽城大地上熠熠生辉。
 
  一是构建“联防”体系。建立联合巡查机制,实施属地河长网格化责任包保巡查,流域管理机构选派“督查专员”随行调研指导,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建立技防合作机制,整合流域管理机构卫星遥感和当地政府智能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共享。建立问题认定机制,统一问题认定标准、程序和处置方式,全面提高问题处置时效。
 
  二是构建“联治”体系。实施问题处置协作,流域管理机构对认定的“四乱”重难点问题,主动与当地政府对接,通过联合会商,当地政府负责问题整改,流域管理机构给予政策、技术、资金上支持。实施联合监管执法,流域监管执法机构与县行政监管执法部门联合,成立专职队伍,签订处置方案,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查和联合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相衔接,协调处理跨界违法案件。实施联席会议和联合办公,建立流域管理机构、县河长办总召集人制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共议合作事项。流域管理机构选派“督查专员”进驻县河长办,负责跨界事项联络,督导议定事项落实。
 
  三是构建“联建”体系。开展项目建设会审,当地政府以绿色、清洁、安全项目为重点谋划实施水库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联合会审,流域管理机构选派专家全程参与,在政策、业务方面提供支撑。开展流域协作治理,流域管理机构对流域治理区域、实施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协助跑办审批手续。当地政府对指导意见组织论证、协商处理,保障生态需求和安全。开展流域建设项目联查,做到事前有告知、事中有监管、事后有验收,共同签字背书,形成了监督检查合力。
 
  经过实践,打造了畅通、清洁、生态、平安、文化、发展的库区空间,促进了区域上下游、左右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了“以河湖长制统筹流域治理和保护”的现代化新模式。
 
  天津市武清区:“三推进”保障高质量完成碍洪问题整治
 
  2022年,天津市武清区确定碍洪点位46处,包括北运河11处,其中2处为南蔡村镇蓝耕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种植园大棚和房屋,该合作社是当地50余户村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拆除不仅影响村民收入,甚至会给当地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永定河35处,既要在指定时限内顺利完成永定河通水任务,更要确保泛区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武清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复杂形势下,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推动碍洪点位整改工作。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高位“推”,区级双总河湖长先后5次到永定河点位现场听取整改汇报并推动问题整改,区级河湖长多次到永定河、北运河点位现场推动整改,积极部署协调属地政府加快问题整改;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推”,武清区河(湖)长办第一时间组织市北三河、永定河管理中心、区水务局等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碍洪点位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及推进措施等,组织属地政府召开协调推动会,并深入现场核查相关情况;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清单“推”,通过现场核查、无人机巡检等多种手段,全面深入开展排查整治,保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整治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由区、镇、村三级河长共同作为责任人,形成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扎实推进排查整治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永定河碍洪点位整改较原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全部整改,顺利实现永定河全线贯通,既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又最大程度保证了村民收入及社会稳定,为河道行洪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省三台县:“4+2”模式破解跨界河流管护难题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探索基层河湖管护治理新路径,创推“四种”清理,践行“两项”机制,有效破解河道常态清理、突击清理、跨界河道清理等难题。
 
  一是创推“四种”清理。推行“1+N”清理监督模式,将境内河道常态保洁工作承包给专业合作社,监督指导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清漂保洁队,配置相关装备,辖区村级河长和网格巡河员负责监督检查责任河段内清漂工作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监督情况与人员奖惩及解聘续聘紧密挂钩;结合乡村振兴,推行设立河道保洁公益岗位,沿线各村根据责任河段距离和清漂工作量,聘用河道专职保洁员;沿线县镇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提质行动和流域工作推进会为抓手,组建志愿护河队集中开展垃圾清理整治行动;沿线乡村持续深化爱河护水宣传引导,通过推广“生态惠民超市”、开展“护河积分兑奖”和成立郪江流域环境保护协会等活动,激发群众河湖管护热情。
 
  二是践行“两项”机制。针对跨界流域镇村之间平级监督协调落实难题,三台率先在郪江流域联合推行县、镇河长办及镇村河长负责协调监督实施的基层跨界河道漂浮物清理上下游“监督补偿”机制。针对沿河两岸乡镇管护责任不清的问题,三台县建中镇与中江县普兴镇签订《共管责任河段联合清理管护监督协议》,建立“定期联清”机制;此外,县河长办协调指导辖区郪江两岸乡镇签订《共管责任河段轮流承包清理和联合监督协议》,建立“轮流承包”清理机制,实行每年轮换承包清理。
 
  通过建立河湖管护“4+2”模式,三台县郪江流域各地凝聚起上下游、左右岸齐抓共护合力,助力郪江水质持续保持Ⅲ类,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碧水厚泽、繁荣昌盛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呈现。
 
  广东省广州市:“五位一体”发动全民“共筑清水梦”
 
  广东省广州市坚持“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理念,通过构建品牌、平台、机制、队伍、阵地“五位一体”的全民参与工作体系,促进社会公众更加广泛、有效、深度参与治水行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新格局。
 
  一是塑造全民治水统一品牌。2020年底,广州市河长办率先推出“共筑清水梦”全民爱水护水文化品牌,创新推出品牌LOGO、河长系列漫画、原创公益歌曲、治水舞台剧等,得到市民群众、其他地市、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凝聚品牌理念、扩大品牌效应、丰富品牌内涵,有效树立全民治水品牌的广州标杆。
 
  二是打造线上全民治水平台。推出“共筑清水梦”微信小程序,集治水科普教育、实践参与、趣味互动于一体,设立知水、治水、乐水三大板块,开放投诉、监督、建言献策等窗口,实现全民“线上护水”。上线以来使用量超100万次,市民投诉问题2.5万条,发放红包1.6万个。
 
  三是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压实河长领治责任,全民治水、科普宣传等工作列入广州河湖长制年度考核,市水务局、团市委、市科协、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护河志愿行动方案,保障志愿治水队伍全面、专业、深度参与治水。
 
  四是培育优秀民间河长队伍。每年举办民间河长论坛,民间河长达1.8万名,成功选培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十大最美巾帼河湖卫士”。
 
  五是建立多元线下治水阵地。“一区一特色”创新建成志愿治水驿站12个,提供治水宣传、教育、实践、趣味互动一站式服务,打造社区治水“根据地”。健全民间河长体系,建立大学生志愿者等治水队伍,编写青少年水环境保护读本,打造集思维启迪、兴趣导向、科学实践为一体的治水精品课程,推进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河湖,携手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福建省三明市:“委员河长”为河湖治理集智聚力
 
  三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探索选聘政协委员担任“委员河长”工作机制,通过巡河问水、视察监督、协商建言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示范引领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河湖治理,集智聚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同心共守绿水青山。
 
  一是高位推动,搭建履职平台。定期召开全市“委员河长”工作部署会、部门联席会、现场推进会等,为“委员河长”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二是机制带动,激发履职动力。建立责任落实、评价激励、履职保障机制,对巡河情况实行“每月一通报”,每年组织评选“委员河长”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委员河长”,营造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依托“巡河”APP(应用程序),搭建“委员河长”高效履职平台,实现“问题(建议)上报—中心分办—部门处置—河长评价”的闭环运行机制,推动相关问题及时解决。
 
  三是协作联动,探索共治模式。以市县联动的形式,组织“委员河长”共同聚焦河湖管护长效机制等课题,开展专项视察监督活动;开展跨区域、全流域联合巡河,“委员河长”通过实地考察国省控断面水质及养殖污染等面源污染情况,共同分析研判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组织“委员河长”到水利、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单位走访调研,充分调动部门协同积极性,推动相关问题及时解决。
 
  四是创新驱动,打造特色品牌。制定全国首个政协民主监督方面的省级地方标准《“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规范》,为政协民主监督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020 年以来,三明市“委员河长”累计巡河22万公里,推动解决具体问题3447件。如今,三明各地处处可见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治理成效,“委员河长”这一重要力量正积厚成势。
 
  原标题:水利部河长办发布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第一批)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3600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