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和长江保护修复任务要求,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今年10月以来,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对3条入太湖河流、8条关联骨干河道以及4条入江支流开展全面溯源,溯源河道总长度600余公里,涉及沿线支流支浜1000余条,基本覆盖了常州境内的水系分布。由于溯源工作量巨大,且时效性要求高,为了按期保质完成任务,常州中心积极开拓思维,广泛调研,联合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共同研究建立起“中控平台管理—现场终端反馈—无人值守全自动分析”的联动溯源新模式,打破了“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传统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溯源质效。
中控平台抓细节。在开展现场溯源之前,直接通过中控平台进行任务部署,形成溯源目标水系和监测断面一张图,制定监测计划,明确指标、时间和人员分工,并且通过中控平台对溯源任务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进度监控。
现场终端盯过程。监测人员根据中控平台发布任务,前往指定区域现场进行溯源调查,并通过终端app实时反馈现场数据、照片、视频、样品采集情况等,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现场一手资料,并综合已掌握监测数据和实地调查情况,远程指挥监测人员对溯源区域、目标进行动态优化调整,以便更加快速精准地发现问题、锁定来源。
全自动分析提时效。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首次联合相关技术支撑单位试点应用全自动分析实验室,即每日溯源结束后,监测人员只需将样品装载至对应项目的全自动分析仪器,即可进行24小时不间断无人值守式的样品检测,监测结果自动上传至中控平台,中控平台根据溯源现场照片、样品监测结果和历史数据比对情况,自动对溯源区域水系进行水质状况渲染,并形成水质时空分布演示图以及问题清单,极大提高了溯源工作效率。
在溯源新模式的加持下,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按照“一河一策”要求高质量完成专项分析报告12份,发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排污口管理、支流支浜消劣、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等各类突出环境问题200余条,逐条河流形成问题清单,有力支撑了入太湖、入江河流的精准治理。下一步,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将持续加大高新技术手段在监测领域的探索应用力度,推动水环境溯源监测不断迭代更新、提档升级,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贡献监测力量。
原标题:地方撷英 | 智慧监测:现代化监测技术助力水环境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