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从万亿产业中分一杯羹,广西中长期氢能发展规划出台

从万亿产业中分一杯羹,广西中长期氢能发展规划出台

2023-09-04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223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发布重磅文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意味着万亿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终于有了明确的顶层设计。近些年,受益于工业基础与市场需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按照该文件,2050年我国对氢气的需求将接近6000万吨,产业链年产值预估在12万亿元左右。
 
  作为氢能主要应用推广形式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按照《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预计,到2030年保有量有望达到200万辆,且产业产值也将突破万亿大关,在未来的十年间,发展成为电动汽车后又一个具有爆发力的新能源产业。
 
  的确,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大有助益。统筹布局规划路线图之外,2023年8月8日印发的《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则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氢能标准研制的重点,结构和内容更贴近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产业实践。
 
  响应国家层面的布局,上海、河南、安徽等地根据实际,先后印发了地方性氢能发展中长期规划。安徽更是提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超过20000辆/年,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的远大目标。发展窗口期就在眼前,近日,《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全文发布,擘画出广西氢能产业高速发展的路线图。
 
  据悉,广西氢能来源广泛,制氢潜力巨大。一方面,其石化、氯碱、丙烷脱氢、钢铁等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能稳定供给工业副产氢;另一方面,广西也有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十四五”时期,广西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6100万千瓦以上,若5%的发电量用于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达13万吨/年。
 
  基于此,《规划》明确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到2025年:
 
  形成以工业副产制氢为主,可再生能源制氢、氨制氢和化石能源制氢等互为补充的制氢方式
 
  广西现阶段氢气主要来源仍是工业副产制氢,即所谓的“灰氢”,离大比例“绿氢”供应还存在差距。所以,其下一步计划通过大规模发展风光电等清洁电力,利用富余“绿电”来制备氢气,以做到脱碳。优先推广的技术包括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等,以及利用“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制氢”模式,这里的生物质将主要来自生活有机垃圾、污泥和秸秆以及畜禽粪便等,实现环保与新能源发展的双赢。
 
  力争高纯度氢气年供应能力达到2000吨,建成加氢站1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00辆。氢气终端售价持续降低
 
  拓宽氢能应用市场,以需求带动供给,对于氢能产业良性发展大有裨益。广西拟将氢能应用场景向公共交通、物流等领域拓宽,制氢加氢一体化、氢能汽车等示范应用取得成效,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鼓励新增及更换的环卫车、市政工程车按一定比例采购燃料电池汽车,鼓励总质量超过12吨的洒水车、垃圾转运车率先实现氢能化。《规划》还提及了“加快培育燃料电池产业集群”计划,拟积极研发高功率电推、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
 
  为实现这一系列目标,《规划》给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如支持各级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产业发展、鼓励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各类氢能产业链科创投资基金,分利用“碳减排贷款”“绿色信贷”“桂惠贷”等金融工具和财政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与氢能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中长期信贷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2240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