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5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184
塑料,金属,钞票
浙江省杭州市城西某小区居民近日都收到了一张二维码卡,二维码卡上显示垃圾分类的“一户一档”。此卡可以有效帮助小区居民区分报纸、纸箱、金属、塑料等生活垃圾,只需扫描二维码,垃圾桶对应的投放口便会自动打开接收,极大的便捷了居民分类处理垃圾。
杭州市是全*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据杭州市城管委介绍,目前,杭州市区共有垃圾分类小区2672个,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达130余万户,其中设有智慧分类设备的生活小区218个,智能方式各显神通。
“吃”塑料“吐”钞票
丢一个废弃的塑料瓶到机器里,就能“吐”出钞票,你信不信?去年10月,杭州市拱墅区湖墅街道仁和仓社区的绿地中央广场8号楼附近,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收垃圾的智能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其实是一个长方形柜子,“吃”到投入的瓶子后,通过扫描瓶身上的条形码进行“身份识别”并称重,合格的话一个塑料瓶就“吐”出1毛钱。机器人自带压缩功能,一台机器*多可装入300个左右塑料瓶。机器人单个回收瓶子的重量值设定在15-35克范围内,如果有人想搞恶作剧,把没喝完的饮料瓶或其他物品丢进去,都会被它“吐”出来。
附近7号楼有个“绿地再生资源回收中心”,每天都会有专人巡查,如果机器满了会对其进行集中清理。投放以来,每周基本上都要清理一次。回收的塑料瓶也会被二次利用,*终被制作成塑料垃圾桶、塑料托盘等物品。
“塑料瓶仅是生活垃圾的一部分,此举在于进一步倡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也利于提高市民参与分类的兴趣。”湖墅街道相关负责人吴唅蕙介绍说,针对现在人们身上不太带零钱的习惯,接下去想和研发公司商谈,让“吐钱”功能升级,变成扫入到人们手机的支付宝或微信的钱包中。
APP破解乡村分类难题
杭州市主城区智能回收垃圾,市郊的乡村也不含糊。
去年10月初,富阳区新桐乡新桐村开展了“积分兑换”智能垃圾分类试点——通过一户一码、智能平台等措施,引入实名制,以“前期智能扫码、中期数据分析、后期积分兑付”方式,实现源头可溯、管理精准、激励有效。
每天早上,新桐村的保洁员挨家挨户查看村民一早放在门外垃圾桶里厨余垃圾等“能腐烂”垃圾的分类情况,然后拿着手持终端,对着贴在垃圾桶上方的二维码扫一扫。扫过二维码后,会立即跳出“垃圾分类评价”的页面。保洁员根据实际情况,对村民垃圾分类工作给予评价,并按5、4、3、2、1的分数打分。
这些积分都是有用处的。每户村民都开通了虚拟“绿色账户”,通过智慧互联实现垃圾分类情况与积分兑换挂钩,居民投放可回收垃圾数量、日常巡检中垃圾分类质量等情况自动转化为积分,并存到居民的“绿色账户”。这些积分,可以兑换肥皂、洗洁精等生活用品。
从开通到去年12月,新桐村共回收废纸1000公斤、废塑料150公斤、废金属120公斤、废旧衣物210公斤,垃圾总量同比下降10%,厨余垃圾分类率达到85%。垃圾分类质量明显提升,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
小区有了自动“肥料站”
在西湖区西溪街道溪畔社区城市芯宇小区的东北角,有一个生态型垃圾处理站,占地约10平方米,是个一层的平房。里面摆着一台装有机械臂、传送带、发酵机等自动化设备的机器,普通的小区垃圾桶到位后,机器的机械臂会自动将垃圾桶抬起,将里面的厨余垃圾倒在传送带上向前传送。然后进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排入小区的污水井,少量的废气也有专门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干固垃圾进入发酵机,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处理成肥料,而且不会有其他固体废物产生。厨余垃圾变肥料,这一过程约24小时。
目前,城市芯宇小区每天约产生3吨生活垃圾,其中约1吨为厨余垃圾。像这样一台机器,一天可以处理1吨厨余垃圾,生产出120千克左右的肥料。这些肥料基本都提供给物业,用于小区绿化。
城市芯宇小区物业使用的化肥每公斤花费为10元,这样直接减少了物业的支出。另外,每桶垃圾的清运费每年为1万元,由于垃圾减量减少了清运,又省了一笔费用。溪畔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蔡云龙说:“事不大,但意义重大,等于真正从小区源头实行了垃圾减量,而且还废物再利用,环保和经济效益都提高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1142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