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6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548
莫让社区泳池亮点变“盲点”
炎炎夏日,游泳池是大家消暑纳凉的好去处。许多正规营业性游泳场馆泳客多得像下饺子一般,一些新建社区也纷纷将社区游泳池向业主开放。但由于多数是免费开放,社区游泳池管理不规范,部分泳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近日,家住江宁某小区内的一名儿童就在无人看管的社区游泳池内溺水身亡。
南京许多新建小区都建有游泳池,作为开发商的卖点,游泳池是一个小区的亮点,但在房子卖出去后,许多开发商却忽视了对泳池的管理。而由于是非经营性泳池,社区泳池也无需到体育局备案,因此社区游泳池也成了管理上的“盲点”。在江宁某小区发生儿童溺水事件后,南京市体育局主动把这个“盲点”放到自己的视线内。虽说小区游泳池淹死人的责任应属该小区物业承担,但市体育局在事发后立即召集南京数十家游泳场馆负责人,召开了进一步加强游泳场馆开放管理工作会议。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游泳场馆管理的重要原则,而许多小区正是忽视了这一原则,才在管理上“少作为”,或者干脆“不作为”。去年南京某泳池,8名醉酒青年在工作人员的极力阻止下仍要硬闯泳池,工作人员拦住了7个,唯独漏掉的那个*后淹死了。后来打官司,泳池方面被判全责,所以泳池管理上的任何一点差池都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由于社区泳池多半是免费开放,所以为了省事或者省钱,有些社区甚至请保安充当救生员。“你这里省点钱省点事,就省掉了人家一条命啊”,游泳场馆负责人会上大家都很痛心。市体育局从7月19日起将举办第21届游泳救生员第二期培训班,目标就是扩大救生员正规军。今年体育局还将加大检查力度,凡未取得救生员证书的一律不许上岗。“不要*后出了事,一看,哟,淹死的是救生员嘛。”体育局领导对游泳场所这种不负责的态度揶揄道。
一些经营性泳池,由于在体育局有备案,所以还好管理,但有些社区泳池压根没备案。针对这种情况,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刘辉说,“对游泳场所的管理属于归属地管理,我们已经要求各区县体育局相关部门承担起各自职能和责任。但对泳池安全管理光从体育局入手显然不够,所以我们已经联合公安、工商、疾控中心、卫生监督等部门,对游泳场所的开放情况进行联合执法检查,让老百姓能够安全安心地在泳池中度过盛夏。”
摘自南京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517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