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碧水源接连拿下了工业零排、污水资源化、海水淡化领域等多个大型项目,新年开局相当惹眼。
如联合中标太原市中北高新区上兰新材料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中标金额约4.8亿元。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5万吨/天,是太原市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配套工程。
再如联合中标商河县城乡水环境提升项目,中标金额8亿,该项目由3个子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包括商河县城市污水厂网一体化提升改造、商河县城区建筑小区排水提升改造、商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以及河南方城污水处理综合提升特许经营项目,中标金额4亿;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亿,建设内容包括排水系统、预处理系统、海水淡化系统、光伏及储能系统等设施。
诸如此类,开年就收获颇丰,碧水源披露的2023年财务预算报告也称得上亮眼。据悉,其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0%到20%,净利润也同样,这在环保行业一大批预亏的企业中已经很亮眼了。
扭转双降局面,重回高增长态势,从本质上来说,碧水源技术过硬是客观条件。此外,目标和定位合理,战略重构和结构优化等策略执行到位等多重因素叠加,碧水源聚焦主业、落实减亏治亏、加大应收清欠等方面的措施获得了可见的成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碧水源在膜材料领域的领先优势开始辐射其他产业,比如碧水源新进军的新材料领域。
新材料产业,是目前我国非常重视且重点发展的一个类别。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新材料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2年市场总产值达到了6.8万亿,10年间增长了6倍左右,近两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态势。
截至2023年10月,我国新材料领域已经有立7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35个新材料重点平台,新材料规上企业超过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7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8家。
时值我国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就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新概念,业界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会给新材料产业带来正面冲击。
碧水源的入局,显然并不是毫无依据。早在2017年的时候,碧水源就官宣了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合作,签署了“环境保护新材料联合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标指向功能性过滤/净化新材料与新型资源材料综合利用等新领域。
碧水源表示,在做海水淡化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吸附剂的技术储备,真正布局大约是从盐湖提锂业务被提上日程的时候,目前盐湖提锂已经成为碧水源向新材料方向发展的敲门砖,并开始具现化未来水厂概念,就污水中特定元素提取和回用进行新一轮研究。
2023年碧水源也曾回应,其首个1.5亿吸附剂订单的获取标志着公司盐湖提锂领域膜技术与吸附剂技术均得到市场认可。虽然碧水源盐湖提锂业务占整体业务比还较小,但这是碧水源开拓新材料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按照规划,碧水源聚焦膜产业链技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盐湖提锂、工业零排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补强产业链。下一步,碧水源会瞄准振动MBR技术研发与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膜污染预测与优化、高品质反渗透膜开发、高性能纳滤膜开发、超微滤膜绿色生产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膜与新材料研究等重点研发领域,两端发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围绕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提锂等新材料领域,构筑公司未来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