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福州市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布局规划(2020-2025年)(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首次公示,具体公示内容如下:
福州市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布局规划概况
⑴规划名称:福州市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布局规划(2020-2025年)(修编)
⑵规划实施单位: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⑶规划年限:2020-2025年
⑷规划基准年:2023年
⑸规划总体目标:注重资源要素整合,充分发挥福州市区位和产业基础的优势,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依托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福建大东海实业、吴钢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福州市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打造海峡西岸绿色钢铁千亿集群。
⑹规划发展目标:
①福州市规划钢铁产业用地面积约15800亩,通过产能置换,对钢铁行业工艺装备转型升级;严格按照节能降耗、超低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2025年区域内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水平全面达到《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的超低排放水平;进一步降低吨钢综合能耗,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256-2013)中的先进值。推进钢焦联产,提高钢铁副产利用效率,构建钢铁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钢铁企业拓展其能源转换功能,充分利用二次能源,实现应收尽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构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钢铁产业集群。
②推动福州市区域钢铁产品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环罗源湾片区在布局宝钢德盛、罗源闽光、亿鑫钢铁等龙头项目的基础上,发展高附加值精品钢材和不锈钢及精深加工产业(大中型H型特种钢材、扁平材及优质圆棒等品种,热(冷)轧不锈钢钢卷、镍合金板卷、不锈钢带材、优特钢板卷等高附加值不锈钢品种)。长乐片区以福建大东海为龙头,重点发展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热轧高强板、高耐候钢、管线钢、集装箱用钢等附加值较高的板带产品,以福建吴航为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高端优质不锈钢产品,拓展延伸发展下游精加工产业链。
③力争到2025年,福州市钢铁产业在用设备现有炼铁产能1170万吨、炼钢产能1794.66万吨增加至炼铁产能1700万吨、炼钢产能2500万吨(其中,环罗源湾片区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长乐片区炼铁产能700万吨,炼钢产能1000万吨)。进一步提高区域焦炭自给率,焦炭生产规模增加至650万吨(其中环罗源湾片区焦炭产能350万吨,长乐片区焦炭产能300万吨)。
④力争到2025年福州市钢铁产业实现年产值1500亿元,至2025年区域内实现年均20%左右的增速。其中环罗源湾片区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年上缴税金约115亿元,亩均产值达到0.11亿元;长乐片区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年上缴税金约60亿元,亩均产值达到0.08亿元。
⑺重点发展区域:环罗源湾片区及长乐片区,福州其他区域原则上不再布局钢铁冶炼项目,鼓励引导福州其他区域现有钢厂钢铁产能逐步退出。
①环罗源湾片区
环罗源湾片区用地面积约9400亩,重点布局于环罗源湾北岸金港工业园。充分利用国家冶金工业布局逐步向市场需求增长快的地区转移、向进口铁矿石便利的沿海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港口和土地优势。主要依托宝钢德盛、罗源闽光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丰富特种钢产品品种,延伸产业链,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型精品钢铁产业基地之一。
②长乐片区
长乐片区两个区块合计用地面积约6400亩,长乐片区规划共设两块,重点规划区块位于松下片区,规划范围东至福平铁路及G228,南至长平高速,西至西皋水库,北至马鞍山山脚,按照“绿色发展、产城共融”战略,围绕厂区园林化、生产洁净化、建筑绿色化、能源低碳化、制造智能化,依托龙头企业——福建大东海,推动钢焦一体化布局,打造钢铁行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区域样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高端钢材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及下游用钢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品牌效应。
另一区块位于航城街道洋屿作业区及营前镇岐头村的闽江口工业区,以重点企业为依托,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发展。依托福建吴航不锈钢深加工等项目,发挥吴航不锈钢等企业的核心作用,加快发展不锈钢、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冶金下游链条产业,积极推动冶金产业转型升级。
公示期限
自公示分布起10个工作日。
规划实施单位: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1月31日
原标题:福州市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布局规划(2020-2025年)(修编)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首次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