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中国式现代化下,供水行业往哪个方向走?

中国式现代化下,供水行业往哪个方向走?

2023-10-18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58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改变了曾经一味以经济为核心、只追求速度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水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如何找寻到自身的发展定位,既要满足党对行业的期待,又要满足自身健康发展?新供水往哪个方向走?什么样的路径能给行业带来一些突破?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傅涛在2023(第八届)供水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分享了他的新思考。
 
  在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傅涛曾对环境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傅涛指出,环境产业经历过两次浪潮,然而都没有推动行业发展向理想的方向。第一次浪潮由政府改革拉动,第二次浪潮由资本市场推动,实际上行业并没有真正准备好,才会被市场化洗礼,被资本化催生。
 
  所幸的是,供水行业一直没有受太大影响,因为行业始终没膨胀起来。2016年,首届供水高峰论坛在济南举办,当年也是国内首个供水服务热线济南水务“小白热线”成立20周年,论坛主题聚焦在客服,提出供水行业要“挖井不忘吃水人”,充分考虑客户的感知。
 
  二十大以后,中国进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和不足之间的矛盾。定义高质量供水服务产品的着力点,应该在公共服务之后,在强制性国标之上。基于此,供水联盟提出了服务质量分级,修订了供水服务的团体标准,探索为行业树立产业服务的标尺。
 
  在新的产业背景和发展背景之下,新供水往哪个方向走?什么样的路径能给行业带来一些突破?
 
  01 新时代与大变局
 
  供水行业是政策驱动型行业,也是高度敏感的民生行业。如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传统的供水行业同样对变革感同深切。
 
  新时代的四个特点
 
  新时代有四个显著背景与供水行业密切相关:
 
  一是从基础到高质量,从全面小康到全面现代化。2021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的年份,全面小康之后要实现全面现代化。小康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而全面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和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傅涛指出,如果不去定义美好,只去定义衣食住行,供水行业将永远停留在基础上。
 
  二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型。从经济模型上看,以前所有的产业都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在过程中对标国际上的领跑者,从开始的对标香港、台湾、“四小龙”,到后来对标英国、德国、美国。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到了新阶段,已经找不到可以对照的目标了。
 
  三是对标美好生活向往,中国进入理性为基础的感性社会。目前我国的发展目标发生了变化, 以前是满足人民各种物质文化需求,现在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而“美好”是一种感受,比如在水质方面,即便已经达到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但如果老百姓认为水的口感不好,就是没有满足对于美好的感知。在理性为基础的感性社会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具有强烈的感性标准。
 
  四是要满足安全与效率的平衡。进入到特定的时期,中美对抗等因素让安全问题凸显。可以看到二十大报告中,提及安全的次数要远远高于十九大报告,供水行业要为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要将安全与效率相平衡。
 
  中国式现代化七个特点与供水行业密切相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二十大的召开进一步深刻影响环境产业的变革与发展,E20党支部第一时间对其精神进行了学习,总结了二十五点重要影响。其中,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具备的七个特点与供水行业密切相关,展现了新时代供水行业的定位和特点。
 
  第一,人民至上,14亿共同富裕。在过去,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唯一标尺,80年代提出建设4个现代化,2000年左右提出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工业水平,对标的都是西方标准。而中国式现代化建立的基础以“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为基本逻辑,不是考虑部分人的感受。
 
  第二,尊重自然,自然共生。当今“两山论”深入人心,被写进了党章,体现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用消耗绿水青山来实现金山银山的路径是行不通。
 
  第三,和平共处,不抢他人。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和平的基础之上的,并非掠夺他人。
 
  第四,与时俱进,动态平衡。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一张固定的蓝图,对标的是人民对美好的愿景,是动态的,与时俱进的。
 
  第五,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区域发展不是地方各司其职、同质化发展,也不只强调沿海和大城市,要统一布局,均衡发展。
 
  第六,精神文明,内外兼修。中国式现代化不止追求物质文明,还追求精神文明,要在中国的价值观下去寻求发展路径。
 
  第七,长期主义,算大帐。中国的江山是共产党打下来的,党代表人民去执政,党的领导是有序的,制定的政策是长期主义的。
 
  中国式现代化这七个特点,改变了曾经一味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只追求发展速度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产生了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水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如何找寻到自身的发展定位,既要满足党对行业期待,又要满足自身健康发展?
 
  02 供水产业高质量路径在哪?
 
  供水行业的发展有两个回避不开的背景:
 
  一是二十大报告中,提及公共服务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二十大之后,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拉动的动力变小,政府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放手放脚,隐性债务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同时环境产业已经触碰到了公共服务的天花板,基础服务高收益时代正在过去。
 
  与此同时,全世界范围的政治意识形态都在发生变化,有的表现为民粹主义的风行,像中国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这导致了公益服务的公益化趋势,各国都是如此,公共服务越来越便宜。傅涛表示,所有强制性标准所推动的服务都是红线服务、底线服务,最基础的公共服务,只要是最基础的公共服务都有调价难的问题。在这样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下,供水行业收益率比11年前更低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很容易转嫁各种责任到供水企业,然而,供水企业有刚性的支出和基本的责任,不应成为可以随便捏的橡胶棒。
 
  在任职发改委水价改革顾问时,傅涛曾提出支点理论,在支点理论中,供水企业经过成本监审后,应成为水价的一个支点,在翘翘板两头,一边是政府财政,另一边是公共价格——政府公共价格补贴高,百姓的水价压力就低,反之百姓为水价付出多,政府财政压力就低。
 
  供水企业的责任是确保基础公共服务的安全稳定可靠,刚性成本一经发生,费用要么老百姓出,要么政府补贴出,没有第三个来源。供水企业绝不是,也没有资格成为任何一方价格调整的对立面,价格调整既不是供水企业的亏损,也不是供水企业要向百姓或者政府财政转嫁成本。
 
  第二是《两山经济》的层级理论。
 
  傅涛在《两山经济》中,总结归纳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五个社会价值规律的理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层次循环理论。层级理论中,社会经济被价值对价和商业动能因素影响,被分成各种价值层级,每个产业在经济里头的活动被分配了不同的收益率。塔尖的层级是价值的创造,其次是金融、地产、工业。
 
  自然生态、水与人类生存发展最为息息相关,但属于被政治束缚的产业,涉及到人民生活的稳定,不可能实现高收益率,因此处于价值链的底端,是需要政府税收支付的地平线以下部分。傅涛指出,基础服务在行业中“极其重要,又赚不到钱”——不做基础供水的企业不是真水务企业,但是只做供水基础服务的水务企业一定是苦行僧,不可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报表。
 
  这样的背景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业的迷失,傅涛指出,在缺乏产业化边界的情况下去推动市场化,带来的只有项目化、劳务化、 低质低价、调价滞后的恶果,比如在某种程度上,供水企业成为了营商环境建设的牺牲品。
 
  如今,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供水行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供水产业要想突破产业瓶颈,不能完全期望于公共价格的调整。
 
  用产业标尺,重新定义供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供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两把标尺,一是高质量的行业标尺,即提高基础服务水平。傅涛指出,在基础服务中,首当其冲应该瞄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批准发布的97项重要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然而傅涛强调,标准的提高是行业标准,并不是产业标尺,高质量的产业标尺,是满足用户美好需求。
 
  供水行业要定义美好,如果不去定义美好,行业将永远停留在基础上,找不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最终成为一个伟大而不强大的行业。傅涛用大学食堂举例,曾经大学食堂不充足,国家招聘社会力量来进行市场化改革,在短时间内让大学食堂普及,让所有学生吃得起饭,因此要限价竞争性价比。现在国家进入到小康社会,大学食堂都建满了,企业要把利润做大,需要在大锅饭的基础上到二楼做精品小炒。
 
  供水行业要进入高阶发展,也是要大胆的从一楼起步,向二楼、三楼业务发展,伴随着的就是行业的产品服务都要有高标准。
 
  03 发现供水行业价值,并用高标准定义高价值
 
  满足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服务,解决得是温饱,基础供水恰恰是温饱中的温饱,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供水行业能给用户带来的美好,并围绕此去进行产业和服务的升级,才能真正称之为高质量的服务。
 
  水务行业高质量最核心的表征是服务的产品化
 
  基于此,傅涛指出,定义高质量供水服务产品的着力点,应该在公共服务之后,在强制性国标之上。应该用高标准去定义高价值,去重新定义用户场景,并将服务连锁化经营,使其有标准、拥有扩张逻辑的体系,成为服务产品。
 
  如过去酒店缺乏服务标准,所有的酒店都是招待所,服务标准都是基础的安全卫生,在更高的服务维度之上,形成了香格里拉、皇冠假日、迪士尼等知名品牌。这些品牌有更多服务的追求,更多对于美好的定义,一个没有服务标准的行业是很悲观的,服务产品化同样会拉开供水服务的维度,决定了行业是否能从水质水量维度中走向价值中心的核心。
 
  如何去定义高质量的产品?傅涛认为,应该在特定用户的特定场景中,去发现价值。供水行业要以大众服务为基础,挖掘小众服务。
 
  供水行业高质量服务产品的场景有很多,傅涛举例,如住在别墅的群体对于泳池、园艺、养鱼等用水存在困惑,别墅服务套餐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如在北方的一些小区,经常发生停水,高保障服务套餐能够提供自备水,让用户远离停水的困扰;如人们对于更健康用水、茶艺水的需求,可以提供分质分区用水套餐;尤其对于工业用水硬度、用水指标的不同需求,特定工业用水套餐可以很好的满足工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又如金科环境,在2023年推出的产品化产品“新水岛”,用双膜法将一级A出水处理成高纯水,提供给PCD、芯片厂这种有高质量用水需求客户,实现了污水处理企业到供水领域的延伸,满足了一定小众群体客户的特殊场景需求。
 
  高标准引领高质量 高标准定义高价值
 
  以前的国标是低端标准,是红线标准、入门标准,国内一直默认欧标、美标、日标的就是好产品。近些年,习总书记提出要“用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八部委联合成立国家质量分级领跑者办公室,推动我国服务产品与品牌的高标准。
 
  针对环境产业标准化工作,E20环境平台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成立“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
 
  供水服务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水质水压标准,一定是在强制标准之上的场景性的价值锁定,让用户明显的感受到服务差异、技术差异、产品差异,感受到用水服务的价值。傅涛指出,按照产品价值付费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服务标准的行业就只有劳务加成本的叠加,没有服务产品标准就无法标识差异价值。
 
  比如我们选择空调,产品是不是节能,不是广告说了算,是标准回答的,这就是质量分级标准的强制应用。在BtoB的环境产业也有两个标准,比如水泵或水表产品,国标是上市标准,而分级标准是一种高于国标质量的用户承诺,实现产品差异价值。
 
  目前,服务质量分级与分级标准首先进行了服务标准,形成了一套中国的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的质量分级标准。供水行业已经开始了“领跑者”团体标准工作,围绕节能、省心、纯水、安全、专业、优先、保障等不同的维度为重点,制定不同类型的服务标准,通过领跑者的标准,来定义不同场景下的产品用户价值,共同构成供水服务的差异化、多样化。
 
  04 供水服务的五个高质量进阶路径
 
  路径一:以感知为基础的社会化
 
  水务行业有很多感动人心的故事,但由于行业分散、各自为政,目前没有形成一个行业的核心力量去进行营销。实际上,在以理性为基础的感性社会中,供水企业的决策应以人民群众的最真实的感知作为基础。如水价调整不仅要获得价格部门的同意,还要得到人民的支持,人民感知是调价的基础。
 
  供水行业要敢于有组织的进行营销,获得行业和社会的共振和共鸣。行业应该更多的将自身的情怀、担当、服务特征,并用更为恰当专业的科普语言向社会持续的传递,这也是供水联盟成立的第二个初衷,即主动沟通,让人民真切感受到供水服务的价值,供水服务的进步和差异,并在选择间实现对价值的支付。傅涛表示,供水行业要“近民”,要让客户感受到行业每一次关心、甚至职责和投诉,都成为价值的来源。
 
  路径二:价值服务的小众化
 
  小众化场景有各自的特点,在特定场景如园区分为焦化园区、建材园区不同的工业品类,又如社区,也分为南方的社区、北方的社区、别墅区、城中村等等,不同区域对水质、服务类型的需求都截然不同。
 
  这样的多场景小众市场为供水企业提供了巨大空间,傅涛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场景化的定制服务,用质量分级标准固化服务体系,形成服务品牌,去破解基础公共服务低质低价的魔咒。
 
  傅涛进一步指出,在服务的小众化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软件去定义硬件,利用水务行业的智能化,将一致性的水质和水压,分化成不同的应用场景。
 
  路径三:数字与智慧支撑精细化
 
  近些年智慧水务、数字水务成为行业热点,很多企业用一张“智慧大屏”作为智慧水务建设的全部,实际上,这样的智慧水务建设,距离智能化还有很大差距。
 
  智能化以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基础,智能的进阶正在从简入繁。以ChatGPT为代表的语言智能的兴起,将各个行业上百年的智慧经验固化到人工智能中,供水行业要用智能水务提升水务服务精细化水平,去释放内外价值。
 
  路径四:释放系统价值
 
  供水是水务之根,只有长出来才能茁壮。水的延伸服务带来的巨大价值增量,供水行业与城乡一体、再生水、工业供水、污水等联动,系统服务需求必将加大,但不是简单垒加。
 
  路径五:联合平台,实现产业智能进阶
 
  智能化进阶不仅仅靠龙头公司帮助,行业需要开放的智能AI中台,共性工具和基础模型的共享,为行业搭建一个智慧中台。实现让行业的环保工程师、水务工程师能够按照自身的逻辑和知识体系去定义这个平台,将人的力量激发出来,成为智能化的主人。(内容整理后发布)

  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下,供水行业往哪个方向走?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2435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