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中链企通环保网 > 新闻资讯 > 长江口有一群渔“保姆”

长江口有一群渔“保姆”

2019-03-04 来源: 冠宇环保 浏览量:1295

长江口有一群渔“保姆”

1.jpg

庄平(左)带领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开展蟹苗发育研究 庄平供图

20多年前,长江口的中华绒螯蟹出现资源枯竭,鳗鲡、刀鲚和河鲀等洄游性鱼类也相继减少,河口生态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现在,中华绒螯蟹已增殖到历史*好水平,其他洄游性鱼类纷纷受到保护。

河口生态重焕生机,离不开这样一群“守护者”。20多年来,他们夜以继日,在中*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东海所)所长庄平研究员的带领下,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河口生态和渔业资源保护的艰辛之路上。

从无到有,联合攻关,这个团队创造了太多的“不可能”,整体水平*际领先,成功增殖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中央提出的“长江大保护”*家战略的具体行动和良好开端。

近日,由庄平领衔完成的“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荣获*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此殊荣,既是肯定,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大保护’的路还很长,我们的脚步从未停过。”庄平在接受《中*科学报》采访时表示。

白手起家,迎难而上

长江口是世界*大河口之一,水域涉及沪、苏、浙、皖四省市,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境,广袤的河口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这里具有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丰富的生源要素。”庄平介绍,这使东海成为我*渔产*高的海区,长江流域成为我*淡水渔业的“摇篮”,在支撑流域和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上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作为我*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展*快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高强度开发和资源过度利用,导致长江口生态功能受损,渔业资源衰退、濒危物种增加,成为全球50个生态脆弱区之一。

科研人员意识到,修复长江口生态环境和养护渔业资源已迫在眉睫。

“破坏是巨大的,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我们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内研究基础十分薄弱,在世界上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白手起家,只能靠自主创新。”庄平表示。

此外,起步之艰难还在于河口地区的特殊性,这里海陆物质交流,咸淡水混合,径流潮汐相互作用,气候条件和环境变化非常大,影响因子众多。

即便如此,庄平也毅然决然开展研究,他感觉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庄平带领团队开始联合攻关,20多个春夏秋冬,他未有一刻停歇,团队的脚印布满了整个长江流域,成果遍地开花。

科技创新,持续突破

庄平喜欢把自己比作医生,他对这项工作充满了热爱。在他看来,修复长江口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工作思路也应该秉持“看病、治疗、康复”三个阶段。

“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为了找出资源衰退原因和机制,团队引进和集成创新了“高精尖”技术,即专用于河口近海的“卫星通讯跟踪标志(PAT)”和声纳标志三维定位跟踪专利技术,实现洄游路径和关键栖息地的精准定位。运用该技术,首次获得长江口中华鲟洄游路径和时空分布特征的直接证据。

此外,他们创新了行为生态学定量研究方法,用以掌握中华绒螯蟹、中华鲟等洄游物种在河口生活史阶段的行为学特性及其对盐度、底质等选择性需求,为资源养护和生境修复提供科学参数。

“高大上”的成果还体现在“高密度、全覆盖”长期系统监测网络建设。团队艰难公关,构建了覆盖长江下游至河口12000 km2监测网络,研发出基于GIS和MapX的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连续20余年监测,年均获数据20多万个,掌握了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的变动规律。

“基于对长期监测数据的建模分析,我们发现繁育场萎缩、食物网受损、洄游通道受阻、群落结构失衡是渔业资源衰退的关键成因及机制。”庄平说,这为长江口生境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始研究“治疗”方案。

庄平介绍,他们非常重视对中华绒螯蟹的研究,这是长江中下游非常重要的渔业物种,在物质和营养循环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华绒螯蟹不仅是河口鱼类的食物,还是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澳大利亚的鸟类的主要饵料。

为此,团队发明了“漂浮湿地+底质修复”中华绒螯蟹繁育场生境重建技术,繁育场由56km2恢复到260km2,提出放流亲体以增殖繁育群体的新思路,创建增殖放流成套技术,繁育群体由年均7.7万只恢复到170万只,放流贡献率从68.2%下降至4.3%,实现了繁育群体自我补充平衡。这些措施让枯竭20多年的蟹苗(年均1吨)增殖并稳定在年均50吨的历史*好水平,是*际上恢复渔业资源的成功范例。

值得一提的是,研发的“柔性鱼礁”中华鲟幼鱼索饵场再造技术,饵料生物丰度增加49.4%,中华鲟幼鱼肥满度提高12%、生长效率提升15%。“一控二限”鳗鲡苗种洄游通道综合管控措施,成功让长江口鳗苗资源由年际1~4吨大幅波动恢复稳定在年均4吨。

避免物种的灭绝,*好的方式就是突破繁育技术。中*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在接受《中*科学报》采访时介绍,洄游性鱼类的研究鲜少有人做,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失败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刀鲚繁育研究,需要极具耐心。

据徐跑回忆,野外工作需要长期蹲点,尤其是在繁育时节,经常24小时不合眼。刀鲚繁殖正好集中在五六月份,正值蚊子猖獗时,为了避免刀鲚因碰硬物发生损伤,他们都穿短裤下水。有一次,团队中的徐钢春博士由于太全神贯注于水下,裸露的上身被十多只蚊虫叮咬而不自知。

苦尽甘来,团队成员的心血终换来好结果。他们阐明了刀鲚应激的神经内分泌信号通路及“心源性猝死”机理,发明了低盐消除应激技术,攻克了“出水死”技术难题,实现人工驯养,并建立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

繁育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人工增殖放流,优化了种群结构,同时,发展特色养殖业减轻了捕捞对天然资源压力,意义重大。

实现双赢,不断传承

这项成果是我*河口及其临近水域渔业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领域的第一个*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实现了保护和利用双赢。

记者了解到,该成果为原农业部制定“长江春季禁渔行动”“长江刀鲚特许捕捞”“长江口鳗苗专项捕捞许可”和“长江中华绒螯蟹专项捕捞”等一系列渔业管理政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此外,长江口增殖的优良天然蟹苗和鳗苗、人工繁育的暗纹东方鲀和刀鲚苗种,以及建立的*家标准和养殖技术规程已推广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辽宁等全*20多个省市,近3年取得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

研究工作还受到*际同行高度关注,世界河口联盟于2012年组织全球20余位专家专程来上海现场观摩,认为在“关键物种资源恢复技术”方面为全球树立了榜样。

历经20多年的打磨,这个团队越来越壮大、稳固,现在已经发展成一支精干成熟的队伍。

团队里有些是庄平的学生,他们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参与到这个项目里,到了中年还沉浸其中。和庄平一样,团队成员把对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修复看作毕生事业,必将倾尽心血去“守护”。

破坏一个地方的生态用了50年,但是要想修复如初,50年却远远不够。“建立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十分重要,我们的团队汇聚了60后、70后和80后,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这些‘老人’终会退出历史舞台,让年轻一代勇担责任,继续战斗。”徐跑说。

“我们现在的成就还只是在有限的物种和区域,要把这个‘有限’扩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在发展,气候在变化,未来肯定会有新的问题接连不断出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保护’任重道远,我们的‘守护者’身份将会在团队里一直传承下去。”庄平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www.hbchanyelian.com/News-1148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