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被称为“工业4.0”
2020-07-20
来源:
中链企通环保网
浏览量:1004
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被称为“工业4.0”
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被称为“工业4.0”。工业4.0时代背景下,“智慧水务”概念应运而生,在水务行业逐渐成为流行话题。在供水高峰论坛上,水视点网创始人高雅麟表示,智慧水务的兴起在工业4.0的背景下,对供水行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改善供水行业管理理念,以及追求技术变革的有效手段。智慧水务实际上是管理理念的变革,与技术手段的创新。
2016年末,上海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十七号—— 水的生产与供应》上市水务企业的漏损率给出了统一的计算公式。高雅麟认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各界对水务企业内部管理的高度关注,这对水务行业来讲,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也表明对于上市水务企业,公众不仅仅用资本的视点来关注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更加从内部管理水平、对外服务水平来考察水务行业,提示水务行业要强化对智慧水务的重视。因为智慧水务,这个平台既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智慧水务与很多关键词相伴而生,如大数据、互联网+等等。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传统水务行业带来了哪些冲击?传统水务行业准备如何迎接?针对这些话题,论坛现场展开专题对话,深入探讨与解析。对话由高雅麟主持,邀请到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供水集团”)总经理郭星、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水务”)副总经理李冬平、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门自来水”)副总经理朱伟文、常熟中法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熟中法水务”)总经理李陆泗、贵阳北控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阳北控水务”)总经理石伟,围绕“智慧水务与供水运营服务新模式探索”话题,展开交流与分享。
(左起)水视点网创始人高雅麟;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星;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冬平;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伟文;常熟中法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陆泗;贵阳北控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石伟
智慧水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从实质内容来看,智慧水务经历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数百年的发展历程。高雅麟表示,从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概念的发展可以看出,不同的名称只不过是基于不同时代、不同侧重面而提出的。无论内容如何变化,应用性的特点却没有变。没有应用就没有价值,哪怕它是一个概念。所谓实用,就是解决一些行业本身,或是企业本身存在的难题。
随着智慧水务的逐步走热,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冲击,传统水务企业也开始了对智慧水务的探索和实践,运用智慧水务解决目前行业面临的困惑,寻求突破。
合肥供水集团: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动智慧供水
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星
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和市城乡建委的正确领导下,合肥供水集团紧紧围绕“1113”即:“一个核心、一个思想、一个法宝、三个导向”不动摇,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重点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战略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同时提出以万达为标杆,以老乡鸡为样板,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全面建成“标准化、模块化、简单化、信息化”的“可复制的”合肥供水新模式,打造全国供水行业新标杆。
郭星表示,在全球物联网形势下,传统水务行业正不断地探索智慧水务建设,以实现智慧生产、经营、服务和管控。目前合肥供水集团针对智慧水务的建设方案,主要涉及供水标准的建设,目标是推动智慧供水。
如何推动智慧供水?合肥供水集团设定了5年—10年发展蓝图。按照智慧供水思路,集团做了深入思考和实践。目前,合肥供水集团日供水能力已经达到190.5万立方米(含巢湖10.5万立方米),供水服务面积470平方公里。2016年管网漏损率12.98%,较2015年降低0.21%,远低于住建部对全国408个城市统计的21.5%。管理费用逐年下降,较2015年下降1.54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费用率为25.87%,2015年费用率为25.25%),费用率连续6年平均下降为22.03%。
郭星介绍,为全力服务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合肥供水集团一直倡导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用户接水各项业务流程再造,同步数字化研发,实现对各流程节点“红黄绿灯”信息化管控。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这是合肥供水集团规划蓝图的指导思想。” 郭星表示,智慧供水的所有建设和推动思路,都是针对用户用水的需求确定的。
智慧水务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和满意度为关注焦点,将互联网技术与制水生产、工程建设、供水服务及综合管理等流程控制体系全面融合,实现制水生产及服务提供全过程的全面实现信息数字化、控制自动化、决策智能化,通过信息化全面建设促进和带动水务现代化,努力实现数字供水向智慧供水跨越转型,*终实现“数字供水”向“智慧供水”跨越。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