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观察 | 环境产业增量在哪里?

中链企通环保网

  在不断发展中解决发展问题。环境产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聚焦降本增效的同时,积极寻找新出路,是产业共同的课题。当下,关于规模化的增量市场还在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但尚未成熟,值得期待的是,静水流深中也许孕育着下一场波澜壮阔。
 
  作为市场主体,环境企业在积极拓展新空间,凭借自身的创新与拼搏,闯进新赛道,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路上的开拓者。
 
  近年来,环境企业“跨界”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具体业务涉及新能源材料、风光发电、氢能、储能等各细分领域。
 
  一些环境企业积极投资建设光伏项目。2024年10月,天源环保旗下武汉天源能源有限公司1G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30.2亿元,建成后年上网电量有望超过14亿千瓦时,年产值约3.5亿元。
 
  “光伏+水务”模式探索。2024年,创业环保集团北仓、咸阳路、津沽、东郊等多座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陆续实现并网发电。清新环境全资子公司国润水务在四川省多地试点实施“水务+光伏”发电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该项目第一批拟建设厂站共计13座,拟总装机容量21.781MW。
 
  部分企业将目光投向氢能。复洁环保联合立项实施的《城镇污水厂“制氢-储氢-热电联供”全链条中试试验应用研究》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污水厂“绿氢制备-固态储氢-高值利用”的全链条应用与循环经济示范。2024年8月,天源环保拟投资10亿投资建设“氢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再比如,成立30年的博天环境也在积极布局氢能。2024年6月,天际氢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博天环境子公司)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在江苏常熟落成;9月底,天际氢能科技的第一批产品进入测试阶段。
 
  2024年4月,中国天楹与安达市人民政府签署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项目总投资约169.5亿元,包括新能源装机容量1.8GW(风力发电1.4GW、含新增0.4GW风电上网,光伏发电0.4GW),配套建设重力储能等综合储能140MW/280MWh;绿氢装置规模10万吨/年,氨装置规模3.8万吨/年,甲醇装置规模62万吨/年。
 
  经过这几年的新能源布局,不少环境企业也收获颇丰,成功转型。比如格林美,2023年新能源业务占到70%,已经超过环保业务。虽然早几年在业内看来,环保行业和新能源行业有着天然联系,但在实践中环境企业还是有所感叹,新能源赛道也是红海一片,要从这个广阔赛道中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2024年,再生能源领域也表现活跃。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
 
  11月8日,再生能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获得明确支持,该法鼓励优先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旨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为专注于环保科技和绿色能源开发的领军企业,维尔利2024年在再生能源业务上加快布局。10月,维尔利全资子公司维尔利(常州)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与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沼气提纯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旨在利用浙江山鹰纸业产生的沼气资源,通过专业的净化提纯技术,将其转化为高值清洁能源——生物天然气,并入城市燃气管网,为社会提供清洁、高效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项目合作期10年,设计日收集利用沼气量10万立方米,设计日产生物天然气7.45万方。
 
  2025年开年,维尔利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内蒙古华电蒙东能源有限公司签署《绿色燃料合作备忘录》。四方将联手构建完整的绿色燃料产业链,为实现更清洁的海洋运输贡献力量。
 
  此外,2024年,循环经济火热,再生资源化利用也成为行业热点。 “资源化”赛道也是近年来环境企业延伸产业链掘金的又一重要领域。
 
  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调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这家新央企的成立也在催生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风口。
 
  此外,在全球化浪潮下,海外市场也在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意味着广阔的增长空间与价值增量。环境商会此前已经单独盘点了出海市场,在此不再赘述。
 
  环境产业还有哪些增量市场、增量机会?
 
  原标题:年度观察 | 环境产业增量在哪里?



本文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