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流碳、氮通量和污染现状,珠海一团队发表重要调查研究成果
中链企通环保网
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技术团队在Cell Press旗下Heliyon上发表了题为“Monitoring and Discussion on River Carbon and Nitrogen Fluxes in the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Region”的研究论文。
研究通过对珠江口下游珠海境内入海河流开展的采样监测,结合水文信息,对区域河流碳通量及氮通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珠江口区域河流碳、氮通量和污染现状,为下一步周边海域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珠海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大伟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还得到了粤港水安全保障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HJLWS-09)(2023B1212060049)资助与支持。
河流链接陆地与海洋,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区域河流通量开展调查研究,对了解区域氮汇、碳汇对环境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珠江口下游珠海境内入海河流开展持续一年两次的枯水期及丰水期采样监测,结合水文信息对碳、氮通量进行核算、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流量枯水期<丰水期;总有机碳的最高值浓度为枯水期>丰水期,总有机碳的监测结果与化学需氧量的监测结果有明显的相似性,总有机碳排放通量为枯水期<丰水期,丰水期、枯水期的碳排放最大点均在大门口水道;总氮最高值浓度为枯水期>丰水期,总氮通量为枯水期<丰水期。无机氮是总氮的主要组成部分,氨氮是无机氮的主要成分,两个监测频次总氮通量的最大点均为大门口水道。与碳排放通量最大点相同,主要原因是该点流量是本次普查中流量最大的,也进一步证明该点是污染治理最需要关注的河流。本研究根据溯源结果,提出了污染联防联控建议。
近年来,技术中心狠抓团队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2024年技术中心技术人员先后在《中国沼气》《化学分析计量》《生态环境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科学与管理》《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黑龙江环境通报》《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
下一步,技术中心将持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专业技术工作中培养创新能力,拓宽学术视野,积极探索研究成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融合。
原标题:珠海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技术团队,发表重要调查研究成果
本文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