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张益:城镇固废处理现状与发展综述(2021年版)
导读: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城镇固废处理领域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一文关于城镇固废处理现状与发展综述。
文章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镇固废处理领域出现了诸多新趋势:垃圾分类由重点突破进入全面推进,垃圾焚烧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不变,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市政污泥处理日趋重视,环卫一体化模式和村镇垃圾治理计划初见成效,老旧垃圾填埋场治理需求增多,水泥窑协同处置扩大应用,垃圾热解气化和生化处理技术渐成热点,无废城市建设将扩大试点范围,固废处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为热门,新能源环卫车等先进装备发展前景看好,国进民退中长期趋势仍将延续,绿色低碳技术正迎来重要的政策风口期。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城镇固废处理领域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
一、垃圾分类已上升为国家制度
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后10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垃圾分类是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要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2、住建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长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开展分类指导,加强全链条管理,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3、新版固废法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要求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
4、发改委和住建部等10多个部门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5、垃圾分类市场很大,按参与环节可分为前端参与模式(保洁和投放、收集环节)、中端参与模式(运输和中转环节)、末端参与模式(资源利用和处理处置环节)、环卫一体化模式(全过程多个环节)等。
6、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将带来整个垃圾收运和处理系统的重大变革,这无论是对支付能力下降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还是对生存压力增加背景下的民营企业,无疑都是新的挑战和机遇。
7、十年期市场机会4000亿,行业热度★★★★★。
二、焚烧发电将延续较快发展趋势
1、污染排放标准提升、环境补偿措施实施、垃圾分类全面推行,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地方政府积极推进、高标准垃圾焚烧厂增多,跨行政区域垃圾运输开口,正在逐步破解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难的“邻避”困境。
2、国家产业、价格、财政、规划、技术、环保、能源和低碳等政策层面,尽管受到上网电费调价的短期影响,但总体上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中长期发展。
3、成熟的商业模式、稳定的投资回报和紧缺的项目资源,使得在核心企业之间形成“跑马圈地”式的市场竞争,并呈现“五个延伸”现象,即从大中城市向小城市延伸,从城市向县镇延伸,从一期向二三期延伸,从单一项目向产业园区延伸,从垃圾处理向固废协同处理延伸。
4、未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或将呈“四低四高”的发展趋势,“四低”即年均增量降低、平均规模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四高”即建设标准提高、运营水平提高、发电效率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
5、“十三五”已形成“555”产业格局(50万吨/日以上规模、50%以上占比、500座以上项目),“十四五”的规划目标是80万吨/日左右的规模和65%左右的占比,未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6、十年期市场机会2500亿,行业热度★★★★★。
三、厨余垃圾处理面临新的机遇期
1、根据新版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厨余垃圾是指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的统称。
2、预测家庭厨余垃圾产量约为11万吨/日(按实际分出率估算),餐厨垃圾产量约为9万吨/日,其它厨余垃圾产量约为5万吨/日,厨余垃圾产量合计约为25万吨/日。
3、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基本形成以厌氧消化技术为主、好氧制肥技术为辅、生化机和昆虫法等为补充的厨余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前两者主要为集中式处理模式,后两者主要为分散式处理模式。
4、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46个重点城市扩大到地级市以上全面推进,其中35%的回收利用率和65%的资源利用率是重点考核的硬指标,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近年在各地释放迅速,但也遇到了不少瓶颈问题亟需解决。
5、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支持开展厨余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建设、运营等水平的不断提升,可支撑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6、厨余垃圾量大面广,是社会公众的关注重点,是垃圾分类的考核重点,也是垃圾处理系统的薄弱环节,目前的项目数量和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在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7、十年期市场机会2000亿,行业热度★★★★。
四、填埋场建设和治理仍有大机会
1、垃圾填埋场具有适应性较强,运行成本较低等特点,今后将仍然会是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最新的国家政策也明确:对于暂不具备建设焚烧处理设施的地区,可规划建设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2、作为城市垃圾处理的托底保障和最终出路,以及目前性价比较佳的飞灰填埋方式,垃圾填埋场和飞灰填埋场今后也仍将在大中城市占有重要地位。
3、垃圾填埋场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的“焚烧化、综合化、园区化、生态化、开发化”现象,或将在今后几年呈现逐渐增多的发展趋势,日趋紧缺的垃圾填埋场地有望成为资本市场看好的热门资源。
4、国家政策鼓励大中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未经分类和预处理的原生垃圾直接进卫生填埋场将逐步受到限制,而飞灰、残渣、污泥和危废等特种废弃物填埋场将呈上升趋势。
5、大量的老旧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面临封场、提标、修复、搬迁、再次开发等压力和需求,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亟需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的有力支撑,同时也带来较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6、十年期市场机会1500亿,行业热度★★★★。
五、危废处理市场正面临窗口期
1、2020年,全国危废产生量超过8000万吨,但能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不到40%,机遇和挑战并存。
2、在国家层面,危险废物目录、污染防治规划、污染控制标准与技术规范等行业管理体系已逐渐完善。
3、危废涉及50类、467种,主要包括化工、冶炼等产生的废酸、废碱、冶炼废物、废矿物油等,也包括焚烧飞灰、医疗垃圾等。具有种类多、产量多、一对多、小企业多、外部变化多、内部风险多、交叉多、壁垒多、缺口多、机会多等特点。
4、随着多次化工企业爆炸事件的发生和环保督察督查力度的加大,中小型化工厂的关闭、入园、改造或转型等比例大幅增加,这些变化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5、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高度重视,近几年医疗垃圾处理项目大量释放。
6、近几年,已有大企业和大资本开始介入危废处理领域,行业或将进入洗牌和重组阶段,年处理能力超过百万吨的几家龙头企业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危废市场呈现出产量和价格双降的局面,给危废项目的赢利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昔日的“暴利”行业正面临“暗流涌动”的窗口期。
7、十年期市场机会3000亿,行业热度★★★★。
六、污泥处置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1、据预测,2020年全国80%含水率的湿污泥年产量约为6000万吨。
2、相对于超过90%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以及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污水消毒、四类水、再生水等的快速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仍低于50%,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3、“重水轻泥”现象已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新的国家政策明确要求,要破解污泥处置难点,实现无害化、推进资源化,新建污水处理厂必须有明确的污泥处置途径。
4、污泥可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干化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可采用和厨余、餐厨垃圾等城市有机废弃物共建处理设施的集约化或园区化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5、污泥经无害化处理并满足相关标准后,可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和农业利用。
6、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型城市可采用“生物质利用+干化焚烧”等模式,干化焚烧又包括单独焚烧和协同焚烧方式,国内垃圾焚烧厂、热电厂、水泥窑等数量众多,为污泥干化后协同焚烧提供了多种途径。
7、“十三五”期间污泥无害化处置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十年仍将是污泥处置产业的快速发展期,而垃圾与污泥协同处理技术的逐步成熟,也将给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带来新的机会。
8、十年期市场机会2000亿,行业热度★★★。
七、建筑垃圾资源化任重道远
1、2019年,我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超过20亿吨,并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递增。
2、目前,填埋处置仍占总量的75%以上,分拣废金属等低于5%,生产再生砖等约占15%,其基本现状是产生量大、利用率低、技术落后、污染严重、隐患较多,但市场需求很大,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3、因需经过分拣、破碎、搅拌、养护和检测等多个环节,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骨料、砂粉和路基材料等资源化产品,相对于天然材料加工的产品成本更高,但产品质量不一定更好,产品出路也因受制因素较多而不稳定。
4、现阶段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主要瓶颈包括:用地选址难、原料保证难、废物分类难、加工成本高、产品质量不高、市场需求不稳定、投资回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造成部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获得感都不高。
5、解决供需矛盾首先要支持产业发展,为此亟待国家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包括提供企业财政补贴、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对企业提供税费优惠等。
6、未来的发展包括,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探索多种形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投融资模式等。
7、十年期市场机会1500亿,行业热度★★★。
八、村镇垃圾处理亟待构建长效机制
1、2014年11月,住建部等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要求到2020年底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
2、2015年11月,住建部等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农村垃圾治理的“五有目标”: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3、2020年底,约有80%的村镇生活垃圾得以处理,仍有约20%的村镇垃圾基本未做任何处理,无害化处理率更是低于35%,村镇垃圾治理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上述“五有目标”中的资金保障问题至今仍然还只是停留在目标。
4、投入不足是制约村镇垃圾处理的主要因素,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以破解资金需求和投入不足的矛盾,但在现阶段只能以分片试点形式逐步开展。
5、村镇垃圾处理模式包括:城乡一体化模式、就地就近处理模式、协同处理模式等,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处理模式和适宜的处理技术并进行有机整合,是实施村镇垃圾处理的技术路径,但这个技术路径需要资金支撑。
6、量大面广的增量垃圾和长期积累的存量垃圾,加上灰渣垃圾、塑料农膜、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等,使得村镇垃圾的治理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但在投入不足的当下,企业唯有跟着国家政策走,资金投到那里,企业做到那里。
7、十年期市场机会2000亿,行业热度★★★。
九、园区化和协同处理是当下行业热点
1、“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以集约、高效、环保、安全为原则,积极推广静脉产业园建设模式,探索建设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农林垃圾等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置基地。
2、产业园区建设将有利于优化项目布局、少占土地资源、减轻选址压力、发挥协同处置效应、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可以促进园区内各类处理设施的工艺设备共用、资源能源共享、环境污染共治、责任风险共担,以降低“邻避”效应和社会稳定风险。
3、产业园区中固废协同处理、资源综合利用,并结合生态田园、光伏发电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有机融合,或将成为今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
4、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日益受到行业重视,随着政策标准的完善和工艺技术的改进,正在逐步给大家所重新认识,在未来或将呈现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5、“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从16+到100+,将给固废产业园区建设和协同处理带来新的发展模式,并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而且这是一个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发展机会。
6、十年期市场机会3000亿,行业热度★★★。
十、企业并购正在改变市场格局
1、经济转型对固废处理领域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将产生长期影响,“国进民退”至少是一个中期的发展趋势,以央企或国企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由于政策支持和机制灵活或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2、由于固废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仍然处于中偏高水平,随着科创板的设立,固废企业上市融资将继续成为热点,核心企业的上市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但同时资金和市场的风险也将开始释放。
3、从中长期看,更多有实力的固废企业将通过市场拓展、业务整合、纵向或横向并购等方式,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业务规模的扩张,但由于近两年基本面的变化,短期内扩张的速度将会放慢,不少有转型压力或资金需求的民营企业,或将改换“跑道”转而投靠央企或国企。
4、PPP商业模式、互联网+模式、大固废模式、环卫一体化模式、环境托管模式等,或将改变固废细分板块的现有格局,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模式都是双刃剑,未来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局面将继续。
5、十年期市场机会1500亿,行业热度★★★。
十一、固废处理离不开先进装备
1、先进环保装备业承担着固废处理载体的重要作用,也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2、固废处理装备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建筑垃圾湿法分选装备、污染底泥治理修复装备、垃圾高效厌氧消化装备、垃圾焚烧与烟气高效脱酸装备、焚烧烟气二恶英与重金属高效吸装备附、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理装备、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运装备、厨余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装备等。
3、国家政策鼓励环保装备龙头企业向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调试维护、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向产品专一化、研发精深化、服务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4、先进环保装备业应努力实现“创新引领、五化并举”,“五化”即:国际化视野、标准化制造、智能化升级、成套化系列、品牌化战略。
5、目前我国固废处理产业发展对先进装备制造的需求很大,但先进固废处理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尚不足。
6、装备制造企业要顺应形势发展,进一步优化固废装备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细分领域,针对环境治理成本和运行效率,重点发展一批先进高效的智能型、节能型、低碳型的固废处理装备。
7、十年期市场机会4000亿,行业热度★★★★。
原标题:特稿︱张益:城镇固废处理现状与发展综述(2021年版)
环保设备产供采销-上中链企通环保网
中链企通环保网旨在打造空气消毒设备、污水处理、泳池水处理、净水处理、空气废气处理、环保设备采购、环保商机、环保订单、环保消毒设备等,一站式解决消毒设备产供采销问题的在线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
本文来源:中链企通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