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即将成为环境监测的“顶梁柱”
“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即将成为环境监测的“顶梁柱”。2018年,环境监测行业的整体业绩成为一枝独秀——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顶层设计与基础建设日益完善,市场主体参与的热情高涨,利益增长可观。尽管,环境监测门槛相对较高,但是资本入局的速度不慢,未来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热门领域。
政策标准框架日渐充实
《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点》提出,要不断完善“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顶梁柱”作用。回顾2018年环境监测行业接收的政策利好,顶层设计带来的实质影响正越来越凸显。
正如《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供有力支撑;《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城市环境空气降尘监测方案》着眼重点区域实行;《*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方案》解决突出矛盾;《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引导高质量发展。
如果分布到各个细分监测领域,还能看到《2018 年重点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文化建设方案(试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规定(试行)》等。
与此同时,环境监测相关标准频繁落地,也在不断牵引市场的前进方向。整个2018年,“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系列的点位布设、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系统质保质控与运行、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指南;“污染源源强核算”系列的钢铁、水泥、制浆造纸等技术指南;土壤和沉积物11种元素的测定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019年开篇,生态环境部就连发环境监测标准,包括《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滤膜法》、《卫星遥感秸秆焚烧监测技术规范》等。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企业布局正在开花结果
由小窥大,做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部署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2018年政策和标准下发之密集已经能很大程度上反应在*家的重视下,环境监测领域的市场商机正待喷薄。远眺2020年,甚至2023年、2035年,布局环境监测仍被业内人士看好。
这成为了一种大趋势,业内数据显示,虽然2018年A股和新三板环保企业细分领域中的环境监测与检测依旧较少,但是可以看出受一定条件的影响,环境监测需求较大的东部地区,环保企业明显更为集中。
抢先落子环境监测板块的环保企业已经率先占据了高地,即使在被业界称为“严冬”的2018年,环境监测企业的表现也称得上一枝独秀。2018上半年,环境监测领域产业营收同比增长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都在2个百分点左右。
转而看向已披露的2018业绩预告,聚光科技给出了“净利润同比增长34%至48%,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有望超过4.5亿元”的答卷;先河环保预计,净利润将达2.44亿-2.82亿,同比增长30%到50%;盈峰环境公告称,净利润在11.3亿至13亿间,增速迅猛......
热点趋势关注建议
正是在这种趋势下,环境监测这块大蛋糕才让更多环保企业趋之如骛。那么哪些切入点是近两年的热点,或者有望成为2019年更值得推敲的战略点呢?
土壤环境监测:截至2018年11月,*控点位已近8万个,伴随土壤污染治理高峰期来临的将是快速增长的监测和检测需求。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技术型企业可加速进场。
黑臭水体监测:虽说黑臭水体治一条少一条,不过其风头正盛毋庸置疑,且治理完成之后的水质监测需求全面转向水体修复与污染防控服务,也仍是可观的增长空间。
海洋监测:近几年,全球对海洋水质污染的关注度颇高,尤其是一面是加强蓝色经济发展的诉求,一面是微塑料入侵威胁,矛盾凸显。海洋作为一块宝地,强化水质监测很有必要。
VOCs监测:截至目前为止,VOCs已经被视为蓝天保卫战的主要攻克对象之一,针对于此的方案和标准接踵而至。苯、甲苯等典型VOCs物质正逐步被纳入征税范畴,各类VOCs检测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高科技监测:如今的环境监测真正算得上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卫星遥感、激光雷达、无人巡航、物联网连接、云计算系统,精准、高效、智能的黑科技产品自然更引人注目。《环保物联网总体框架》、《环保物联网标准化工作指南》等一系列标准,正在催化这种趋势。
本文来源:京津冀大气环境监测治理技术论坛